笔趣阁 > 汉行纪 > 第64章 凯旋

第64章 凯旋

笔趣阁 www.biqugexs.cc,最快更新汉行纪 !

    赵成因为身受重伤行动不便,所以留在了龙川城中养伤,孙司马代赵成对东境军进行了受降。

    回到龙川城后,赵成听说东境军内部哗变,吕博南被自己人斩首并用其首级献诚的事也感到颇为意外,“可惜了,本卫尉未能亲自前去受降,算是此生一大遗憾啊。”

    不过这次他虽然高兴,却是较之前表现得更加冷静些,没有因为激动而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有伤。

    赵成之所以没前两次激动,是因为这一次是顺境,龙川守军和汉军联手居于绝对的碾压地位,吕博南是败局已定,这是赵成可以预见的结局,最大的区别最多也就是东境军的抵抗是强一点还是弱一点,己方兵力伤亡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而已。

    但是前两次是逆境,一次是凌封与魏臣匆忙赶来龙川城支援身受重伤、正为士气低落发愁的赵成,并给他带来了苍梧军已经归降的好消息,使龙川城守军军心大振,并与其一齐商议了击败吕博南东境军的办法。

    一次是凌封与魏臣密切配合烧毁东境军粮草,清洗吕博南派出的斥候,不断袭扰东境军大营,又得韦青儿在见崀山劫夺粮草给了东境军致命一击,导致了整个龙川战场攻守易形。

    凌封、魏臣还有韦青儿都不是南越朝中之人,可是因为有了凌封魏臣以及韦青儿的几个大助攻,赵成才顺利的平定了东境之乱,完成了赵王和王太后赋予的使命,所以赵成及整个龙川城守军都对他们很感激。

    当然在整个南越之乱的平定中,无论是平定苍梧军还是东境军,汉军虽然没有直接与苍梧军和东境军兵刃相接,但是毫无疑问也起到了巨大的战略威慑作用。

    尤其是在平定苍梧的时候,那场声势浩大展示汉军强大战力的军演,对于苍梧军的威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几乎可以说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试想,假如没有汉军的威慑,没有终军、魏臣还有凌封在苍梧军行营中各种威逼利诱般的斡旋,赵光完全可能会和东境军一样,直接起兵剑指王城的。

    若是那样的话,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恐怕大汉就不得不派大军介入南越战事,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了。

    东境的平定,意味着南越归汉的所有障碍已经被彻底清除,也意味着大汉使团此次出使南越的使命基本完成,接下来便是一些后续的扫尾工作了。

    汉军和大汉使团迟早是要回大汉的,但是赵成日后毫无疑问将成为南越国军中独一无二的功勋战将,亦是未来南越国的“周亚夫、卫青”,他将成为赵王和王太后最大的依仗,当然也会成为南越亲汉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而如今凌封、魏臣与赵成的关系亲如兄弟,甚至连赵王与王太后也会对凌封感激不尽,因为除掉吕嘉和术阳侯、降服赵光、平定东境这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凌封的功劳。

    随大汉使团回到长安之后,安国少季、终军和魏臣会将此次出使南越的差事完成情况据实详奏,并为凌封请功,皇帝必然会论功行赏,届时凌封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参与大汉事务的资格。

    接下来这个时代的很多遗憾,将会接踵而至,到那个时候,凌封想要去弥补这些遗憾,面临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多,风险也会随之剧增。

    但是凌封绝不会退缩,因为他热爱这个伟大而热血的时代,弥补它的遗憾,也是这场穿越的意义和使命之所在。

    至于韦青儿,这个外冷内热的女子,她命运中的不幸已经远去,她和她家人以后的人生应该会过的不错。

    凌封内心感谢这场相遇,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凌封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以后他们也许还会相见,也许再也不会,谁知道呢?缘分这东西。

    东境平定的消息振奋了整个王城,当凌封与赵成他们班师回到王城之时,赵王竟然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番禺城外迎接。

    凯旋的将领们正要下马叩拜赵王时,却收到了一道赵王的旨意,为表大军平叛之功,特命一众将领不许下马,赵王将亲自为大军主帅牵马开道。

    只是由于大军主帅赵成身受重伤骑不得马,所以赵王只好亲自为赵成驱驾马车,以彰显对赵成的恩宠和信任,这可是作为一名臣子至高无上的荣耀啊!

    番禺城中已是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排到圣武街的两侧,用最疯狂的欢呼表达对凯旋将士们的欢迎。

    犒赏全军的庆功酒宴早已准备妥当,当然只有主要的将领们才能够进入王宫享受这令人兴奋而难忘的宴飨,士卒们则是只能在宫外享用,但是也足以令他们感到荣耀的了。

    宴飨后过不了多少日子,赵王和王太后就会对此次平叛的有功将士们论功行赏,并对吕氏及术阳侯一党的所有罪行进行彻查,清洗吕氏及赵健德一党的余孽。

    这两件事完成之后,赵王和樛太后将会真正成为南越国名副其实的国君和王太后,南越国也将会迎来崭新的时代,汉越修好的局面将会继续延续若干年。

    宴飨上魏臣和赵成都喝多了,被人给送了回去,赵王、王太后要与樛乐叙叙亲情,安国少季、终军以及韩千秋则是谈到了一起共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倒是凌封和韦青儿两人都有些回家心切。

    凌封与韦青儿一同在圣武街上慢慢地往前散着步,此刻他们彼此心情都很放松,因为所有的烦心事基本上都告一段落了。

    圣武街依然如往日那般热闹繁华,街上游人如织,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凌封和韦青儿两人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街上的各色景象,凌封遇到自己以前喜欢的小店之类的,也会带韦青儿一起去逛逛,给她介绍那些店中有趣的小玩意。

    若不是刚刚才从宴飨上吃饱喝足回来,凌封还想着带韦青儿去吃街上的特色小吃呢!

    只是当两人走到一家铺子门前时,凌封却突然怔住了,因为这里正是原来淮南酒舍的铺子。

    这里有凌封太多难忘的回忆,他仿佛又看到了辛掌柜在铺子里热情招呼客人的情景,看到了他与终军魏臣因为“八公山豆腐”而结识的场景。

    假如淮南酒舍还在,凌封一定会带韦青儿尝一尝这里的特色菜“八公山豆腐”了,这番禺城中最炙手可热的特色吃食之一,而且还有他凌封贡献的智慧在里边呢。

    凌封甚至还想起了颜氏绸缎庄的颜伯,似乎还能听到初次见到颜如玉时她所弹奏的古琴音,只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今日已是天朗气清,头顶黑压压的乌云已经散去了,仿佛在昭示着吕氏势力对汉商迫害的终结。

    “公子?”韦青儿见凌封想得如此出神,突然开口问道:“……公子你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