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田园娇娘太旺夫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寻稀奇种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寻稀奇种子

笔趣阁 www.biqugexs.cc,最快更新田园娇娘太旺夫 !

    邱掌柜忙将图纸收好,竟等不得,立马唤来下人去寻县城中最好的木匠。

    陈静宜望着邱掌柜激动的像只快乐的小鸟,捧着图纸,张着大嘴“咯咯”地笑着,嘴里不断念叨着:“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有这样的纺车,就能大量生产了。”

    这个模样的邱掌柜与得到玩具的小朋友一般无二,令陈静宜无奈地笑了笑,拉着邵宁远悄悄地离开。

    众人在县城里买了许多春播要用的农具,还去铁匠铺订做了几把春耕要用的犁耙。

    大魏百姓春耕翻地用得并非是犁耙,而是类似搞头的农具,是人工一点点刨,费时费力。

    家中有牛的人家,会用牛拉着一种类似锄头的农具,进行翻地,只是,这种农具翻地时会增加牛的负担,并且无法将地翻得深。

    陈静宜知道后,便将前世的犁耙画了出来,用牛拉着,翻旱田水田都要快很多。

    而水田还需要松土旋地,她便画出一个简易的旋地车,两个轮子是可以搅动泥土的模样,这种车用牛拉起来比较费劲,因而,陈静宜做得不如前世大。

    除了这些,她还画了平地板,旋地之后,牛拉着平地板走一圈,可以令水田的泥土平整,利于水稻种植生长。

    在春播上,她画了前世的六角播种机,也叫轱辘车。只是,这种机器内部构造需要精细制作,否则很可能种子下不去,或者,种子下的多。

    因而,不是普通工匠能够做的。

    邵宁远想都没想,将除了犁耙之外,其余的农具图全部拿走,当作礼物送给莫澜,前提是,朝廷的工匠打出来之后,要先给他们家。

    有了上一次耙子的事情,莫澜对朝廷,对皇帝都已失去信心,不认为他们会重视农耕农具。

    收到邵宁远送来的图纸,只吩咐衙门的所有工匠分工合作,赶制这些农具,未将此事上报。

    若是做出来了,他就在浔江县推广。

    当然,此事最大的功臣乃邵家二房,这一点莫澜届时会说明。

    做好一切之后,邵宁远与陈静宜往种子店去。

    因为家里有十亩水田,在现代,一亩水田大约用五到十斤种子,此时的用量陈静宜不太清楚。

    至于邵宁远,两辈子加起来几十年不下地了,根本不知道这些。

    陈静宜便按照一亩二十五斤买的,多出来的,就当做她育苗的试验种子了。

    除了水稻,她还买了大豆,玉米,小麦种子。

    另外又购买了许多蔬菜种子。

    “掌柜的,您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种子?花也行,药也行,蔬菜也行,或者不认识的也行,我想种些稀奇的东西。”

    “稀奇的东西?”掌柜一愣,笑着道:“夫人的要求很奇怪,不过,夫人所说的种子,倒是有一些,夫人稍等。”

    陈静仪笑着点头,一脸期待。

    “你想买辣椒和土豆种子?”邵宁远含笑问道。

    陈静宜忙点点头:“对啊,万一运气好碰到了呢,毕竟现在是春天,南来北往的客商说不定会弄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任何古怪的东西,在你手里都不古怪了。”邵宁远揉了揉陈静宜的头,有些好奇地问:“那什么辣椒土豆真那么好吃?”

    好吃到令自家娘子时时惦记着,只要去粮店,种子店便要问一问,还经常催他帮忙找。

    “这要看人,不过,我觉得不是好吃,是够味!”

    邵宁远听完,倒是越发好奇了。

    刚想说话,见掌柜的领着两个扛着大布袋子的伙计出来了,邵宁远将到嘴边的话,忙咽了回去,期待地看向掌柜。

    “公子,夫人,二位久等了,这些就是夫人所说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掌柜的打开一个布袋子,里面还套着一个小的布袋子。

    “这些都是我们东家的朋友送的,据说有西面的种子,也有南面的种子。还有一些,连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夫人您看看,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陈静宜望着布袋子里红白相见的圆粒种子,从脑海里搜索半天,方才勉强与草莓上的种子对上。

    只是对着掌柜的,陈静宜摇了摇头。

    掌柜的略有失望,旋即将袋子拿出来,又打开第二个袋子。

    这个黄褐色三件状的莫不是山茶籽?

    陈静宜依旧摇头。

    掌柜倒是耐心十足,一一展示,陈静宜却是越发的高兴。

    因为,她看到了西红柿籽和辣椒籽。

    找了这么久,总算是找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种子她不认识,到时种出来了,她还能不认识?

    因为掌柜也不知这些种子具体来自何处,陈静宜也不问。

    等掌柜的展示完,陈静宜笑着问道:“掌柜,您这些种子怎么卖?”

    “这些都是人送东家的,东家说了,若是有人要,十五文一斤卖了便是。”

    十五文一斤?陈静宜心中大喜,面上却是露出迟疑地表情,看向邵宁远:“会不会有些贵了?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只是想种着玩。”

    “是挺贵,不合适,万一你种不出来呢?”

    邵宁远知自家财迷娘子肯定想买这些,只是嫌贵,故作拒绝地配合她。

    “夫人若是嫌贵,十三文一斤如何?”掌柜想把东西赶紧脱手,省得在库房里占地方。

    “十文,十文我就都买了,种不出来我也认了。”陈静宜咬牙道。

    掌柜的想了想,痛快地道:“行,夫人买了这么多。合该给夫人便宜一些。”

    最关键的是,若是再不出手,错过春播,这些种子就要等到来年才能卖。万一卖不出去,长毛了,岂不可惜,他也没法交差。

    陈静宜痛快地付钱,连之前的种子一起,一共是近十两银子,买了两车的种子。

    至于三阳村那边,陈静宜留了银子,需要种子大牛自己买便可。

    因为买的种子多,种子店给送,邵宁远赶着牛车拉着陈静宜在前,千钧千弗与陌裳坐在后面的两辆牛车上,一同往屏山村去。

    路上,陈静宜回头看了一眼种子,忍不住感叹道:“地贵,种子贵,地租高,税高,朝廷也不管,怪不得不得人心。”

    “朝廷当然不管,大魏建朝之初,所有的土地皆是在朝廷与世家贵族手中,百姓无法买地,只能靠佃租土地过活。后来,盛宏帝登基,他是大魏第一任真正做实事的明君,改革土地政策,允许百姓买地,减少贵族手中的土地份额,允许百姓开荒。史书记载,盛宏帝压制土地价格,土地价格低廉,犹如白菜。百姓才逐渐过上好日子。只可惜,如今的朝廷早就忘了当初盛宏帝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