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行纪 > 第69章 豫章郡的接风宴

第69章 豫章郡的接风宴

笔趣阁 www.biqugexs.cc,最快更新汉行纪 !

    使团一行从番禺城出发之后,一路朝北,先要经过苍梧,入桂阳郡,然后才会进入豫章郡境内。

    凌封的老家在豫章郡的鄡阳县,是豫章郡的郡治所在,也是使团回长安的必经之路。

    出南越之后便是大汉的桂阳郡,使团每日白天赶路,夜晚在各县驿站休息,第二日天一亮就得启程。

    即便是到了桂阳郡郡城,使团也只是稍微停留了半日,为了不误归期,安国少季令大家稍作休整,第二日一早便又立即启程。

    一路上桂阳郡各县接待使团的官吏们皆是十分热情,每到一处休憩,县令及县署一众属官都会亲自迎接,尽最大的能力满足使团的需求,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到了桂阳郡的郡城,郡太守、都尉及两府一县的属官亦是如此。

    进入豫章郡境内之后,这种迎接的热情和规格更是没有丝毫减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难怪,毕竟大汉使团出使南越是执行天子的意志,而且这次使团在南越的差事完成得相当圆满,回到长安之后皇帝必然会更加倚重。

    以后这些使团的主要负责人很可能都会成为皇帝身边信任的近臣,地方各郡县的官吏们又怎敢不重视使团的接待工作呢?

    即便地方官吏们不搞逢迎巴结,至少也不至于怠慢了使团,得罪安国少季、终军以及魏臣等人吧,更何况接待使团本就是他们的份内之事?

    然而凌封感到奇怪的是,这一路上使团所过之处,沿途所能见到的百姓似乎都生活的不错。

    可是大汉连连征战,今年南方多郡还受了洪灾和蝗灾,按理说百姓的生活应该会比较艰难才对啊,但是他们沿途看到的景象却不是那样,百姓们似乎都是丰衣足食的样子。

    好像也并没有看到因为连连征战和灾荒给百姓带来的凄惨景象啊。

    什么饿莩载道、易子相食之类的现象更是没有看到,难道史书中的记载有误?

    凌封总是隐隐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一些反常的地方来。

    这一路上虽然使团所经过的地方大家都看到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而且精神状态似乎也不错,但是凌封还是觉得他在好几处看到的百姓中,都有一些人看上去不对劲,因为好些人的脸上皆有菜蔬之色,明显感觉像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不过由于使团并不负责监察民情,而且行程匆忙,凌封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乡间亭里察查。

    当使团到达豫章郡郡城城门外时,豫章郡太守宋凡、都尉姚广以及鄡阳县县令武定安早已带领两府一县的属官们在城门外迎候,见到使团到来,很快热情的迎了上来。

    “安国特使、终军副使及魏护尉一路辛苦,”豫章郡太守宋凡满脸堆笑:“得知使团今日抵达郡城,本官和姚都尉特领两府一县的官吏们在此迎候大驾。”

    安国少季和终军、魏臣立即下马上前,他们虽是皇帝的使者,但是出使南越的最高首脑安国少季的俸禄是秩比两千石,而太守的俸禄却是秩两千石,并不比安国少季的低。

    “哈哈,多谢宋太守和姚都尉,一路风尘,多有搅扰。”安国少季笑着回道。

    宋凡立即道:“哪里哪里,安国特使、终军副使及魏护尉在南越国赴险如夷,九死一生不辱使命,这才完成了皇上赋予的使命,扬我大汉国威,相比之下,本官真是羞愧难当,做些份内之事,实在不值一提。”

    终军则是笑道:“宋太守不必过谦,大家同为皇上效命,使团也只是做了份内之事而已,不敢居功。”

    “终军大夫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功劳,他日必定是前途大好啊!”

    宋凡与使团客套一番之后,便将使团迎入郡城,将众人安顿在了郡城的驿站之中。

    为使团接风的飨宴上,众人把酒言欢,宋凡为使团一行介绍道:“这位是豫章郡都尉姚广,这位是别驾周仁,这位是主簿功曹马砚……”

    待介绍到鄡阳县县令时,宋凡却特地放慢了语调,语气显得更加郑重了些,“这位是鄡阳县县令武定安,武县令年富力强,曾历任五县县令,他每到一处啊,该县的赋税都会大增,到了鄡阳县任上之后,每年的赋税更是高居豫章各县之首,武县令还得到过皇上的赞誉呢。”

    “宋太守实在过奖,和宋太守一样,下官不过是做好份内之事罢了。”武定安的语气不疼不痒,听宋凡在大汉使团面前将自己一顿猛夸,他面色并无明显波澜,好似早就听习惯了似的。

    而其他很多官吏在受到宋凡的夸赞时,却是表现得很高兴,纷纷向宋凡近乎谄媚般的表示感谢,这就让凌封感觉到有些怪异了。

    太守对县令并没有任命之权,但是却有向朝廷评价推荐之权,间接影响着县令的任命与升迁。

    所以太守和都尉对县令的晋升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旦他在给朝廷的奏疏中多给予哪位县令一些负面的评价,那么这名县令可能就别想再继续往上走了。

    除非是皇帝亲自擢升任用,而这位鄡阳县县令历任五县县令,在每个地方都干得很好,每到一处赋税都会大增,还受到过皇帝的赞赏。

    这怎么看都应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场之星啊,怎么会历任五县县令还没有擢升的机会呢?

    是宋凡和姚广不给他正面评价,还是他犯了什么其他的错误,比如横征暴敛之类的,要知道汉武帝时期的赋税是非常重的,对百姓粗暴的压榨是可以立即增加税收的。

    但是这种粗暴的征税手段是不可持续的啊,而武定安却是每到一处当地都能赋税大增,在鄡阳县更是年年赋税高居各县之首,这是不可能靠横征暴敛来实现的。

    难道是他得罪了太守宋凡?以至于一直遭到宋凡动用太守的权力打压他吗?

    皇帝事务繁忙,这些年汉武帝除了开疆拓土,估计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在搞巡游、探访长生不老之术呢,哪还记得他这么个小小的鄡阳县县令?

    宋凡把武定安这么一顿夸,好像武定安是他的得意部下是的,可武定安这么多年仍然还是县令,而且武定安对宋凡的态度似乎很冷淡,这不很奇怪吗?

    不过这些只是凌封自己的揣测,与这场接风宴无关,如今他的主要任务是要赶紧和大汉使团赶回长安复命。

    只是爱琢磨闲事的好像却不止凌封一人,一旁的终军看了宋凡和武定安之间的反应,好像也觉得有些怪异,“宋太守,终某有些好奇,为何武县令政绩如此优异,却没有进一步被擢升任用呢?”